周长军教授
Email:zcj@sdu.edu.cn
个人简介:
男,1969年11月生,山东济宁人。js333线路检测特聘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第二届“山东省十大法治人物”,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,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。
现任js333线路检测院长、js333线路检测(威海)院长、交叉法学研究院院长,js333线路检测纪委委员,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委员、青岛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山东省法学会副会长,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基础理论研究基地-js333线路检测检察理论研究中心主任。
教育背景:
1988—1992四川大学法律系学士
1992—1995四川大学js333线路检测硕士
2001—2004北京大学js333线路检测博士
2004—2007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刑事诉讼法学研究
曾在美国巴尔的摩大学、挪威奥斯陆大学、台湾“中央研究院”法律学所等访问研究
社会兼职:
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
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指导委员会委员
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暨学术委员会委员
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全国刑事诉讼法学青年论坛副主任
中国人权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
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
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刑事执行检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
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案件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
中国法学会理事
山东省法学会监察法学研究会会长
山东省法学与公安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
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、人文社科二组(法律、体育、教育、应用心理、社工)主任委员
国家检察官学院、山东省法官培训学院、山东省检察官培训学院等兼职教授
山东省委法律顾问
山东省纪委监委法律顾问、山东省监察委员会特约监察员
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
山东政法智库成员
山东省人民检察院、吉林省人民检察院等多家检察机关专家咨询委员
青岛市委法律顾问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特邀监督员、青岛市公安局监督员、青岛仲裁委员会委员、济南市纪委市监委专家咨询委员
青岛市城阳区委总法律顾问、即墨区委法律顾问、李沧区委法律顾问等
研究领域:
刑事诉讼法学、刑法学和监察法学
代表性项目:
《刑事诉讼法学》,中央“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编写教材”,主要成员
“公诉变更的法律规制研究”,国家社科基金项目,主持人
“基于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的监察委员会调查权研究”,国家社科基金项目,主持人
“人权保障视野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研究”,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,主持人
“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研究”,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课题,主持人
“犯罪构成体系的诉讼法学研究”,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,主持人
“未决羁押者的劳动权利保护研究”,司法部“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”,主持人
“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中的纪法衔接问题研究”,司法部“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”,主持人
“深化企业合规管理 助力新时代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”,中国法学会部级委托课题,主持人
“刑事裁量权规制的实证研究”,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,主持人
“刑事审判与国家监察调查程序的衔接问题研究”,山东省社科基金重点专项,主持人
“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实施中的数据运用与数据治理”,js333线路检测首批人文社科创新团队项目,首席专家
代表性成果:
一、著作与教材
《制度与逻辑——刑事诉讼机制的转型分析》(专著,2005),中国方正出版社
《刑事裁量权论——在划一性与个别化之间》(专著,2005),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
《变迁与改革——法院制度现代化研究》(二人合著,2000),法律出版社
《刑事诉讼的理念》(二人合著,1999),法律出版社
《刑事诉讼的理念》(最新版)(二人合著,2014),北京大学出版社
《刑事诉讼的理念》(第三版)(二人合著,2022),北京大学出版社
《刑事裁量权规制的实证研究》(周长军等,2011),中国法制出版社
《实体与程序:“打黑”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课题》,(主编,2011),中国检察出版社
《刑法与道德的视域交融——西原春夫刑法理论研讨》(主编,2009),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
《恢复性正义的实现--恢复性司法的理论维度与本土实践》(主编,2010),山东人民出版社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<人民检察院组织法>修改专家意见稿》(参著,2006),中国检察出版社
《刑法学关键问题》(高校研究生教学用书,参编,2007),高等教育出版社
《刑事诉讼法学》(新世纪法学创新教材大系,参编,2008),科学出版社
《刑法学(第二版)》(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一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,参编,2009),复旦大学出版社
《刑法学(修订再版)》(主编,2010),中国方正出版社
《司法监督制度研究》(参著,2014),法律出版社
《社会工作政策法规》(主编,2017,山东省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干部学历教育系列教材),山东人民出版社
《信访与矛盾调处》(主编,2018,山东省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干部学历教育系列教材),山东人民出版社
《刑事诉讼法学(第四版)》(副主编,2019,“新阶梯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系列教材”),法律出版社
《刑事诉讼法学》(第三版)(参编,2019,“马工程重点教材”),高等教育出版社
《证据法学》(参编,2020),高等教育出版社
《证据法学》(第二版)(参编,2023),高等教育出版社
《山大法学集萃——js333线路检测法学学科复办四十周年纪念文集》(副主编,2020),法律出版社
《js333线路检测法律评论》(2019·日韩法专辑)(主编,2020),js333线路检测出版社
《js333线路检测法律评论》(2020·日韩法专辑)(主编,2021),js333线路检测出版社
《中国刑事公诉制度发展报告(2021)》(主编,2022),js333线路检测出版社
《数字法学高端讲演录》(一)(主编,2023),js333线路检测出版社
《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》(主编,2023),js333线路检测出版社
《监察调查的法治逻辑》,(周长军、冯俊伟、韩晗,2024),北京大学出版社
二、主要论文
发表专业论文120余篇,主要如下:
《以审判为中心:一场未完成的改革》,《法学》2024年第2期(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24年第5期转载;《社科文摘》2024年第6期转载)
《职务犯罪监察调查指定管辖研究》,《浙江工商大学学报》2023年第3期
《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中纪法衔接的问题与应对》,《云南大学学报》2023年第2期
《监察立案的法理反思与制度优化》,《js333线路检测学报》2022年第6期
《非羁押诉讼中被追诉人的监管模式研究》,《山东警察学院学报》2022年第5期
《被告人受审能力认定标准的再构造——兼及无受审能力被告人缺席审判的范围》,《政法论丛》2022年第5期(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23年1月9日刊发的《2022年法学研究发展报告》摘编)。
《“醉驾”案件中强制提取血样行为的性质与规制——以行刑衔接为视角》,《法学论坛》2022年第3期
《认罪认罚案件中法院变更量刑建议的法理分析》,《云南社会科学》2022年第2期
《环境犯罪的行刑衔接》,《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》2021年第3期
《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中的选择性不起诉》,《政法论丛》2019年第5期
《被告人着便装折射人权司法保障进步》,《光明日报》2019年9月22日
《缺席审判适用条件的法教义学分析》,《法学杂志》2019年第8期(《社会科学文摘》2019年第9期摘编)
《监察委员会调查职务犯罪的程序构造研究》,《法学论坛》2018年第2期
《按中央顶层设计稳步推进实现全民守法愿景》,《光明日报》2017年8月26日
《完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弥补人权司法保障短板》,《光明日报》2017年7月14日
《刑事诉讼中变更公诉的限度》,《法学研究》2017年第2期
《司法责任制改革中的法官问责》,《法学家》2016年第3期(人大复印资料《诉讼法学、司法制度》2016年第12期转载)
《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与犯罪构成体系的修正》,《政治与法律》2016年第7期(《社会科学文摘》2016年第10期摘编)
《公诉权的概念新释与权能分析》,《烟台大学学报》2016年第6期(《新华文摘》2017年第3期“报刊文章篇目辑览”)
《撤回公诉的理论阐释与制度重构——基于实证调研的展开》,《法学》2016年第3期
《刑事速审的三种模式》,《刑事司法指南》2015年第1集
《微博直播庭审对侦查法治化的可能意义》,《法学论坛》2014年第1期
《未决羁押者劳动权保护的实证调查与理论阐释》,《江苏行政学院学报》2014年第4期(2014年度全国检察机关检察应用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)
《未决羁押者的劳动权:一个宪政维度的分析》,《法律科学》2013年第1期(人大复印资料《宪法学、行政法学》2013年第4期转载)
《从基本权干预原理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》,《山东社会科学》2013年第4期
《中国刑事訴訟法の改正およびその特徴》,日本《早稻田法学》第87卷第4号(2012.10)
《语境与困境:侦查程序完善的未竟课题》,《政法论坛》2012年第5期
《论疑似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原则》,《js333线路检测学报》2012年第5期
《现行犯案件的初查措施:反思性研究》,《法学论坛》2012年第3期
《公诉权滥用论》,《法学家》2011年第3期(人大复印资料《诉讼法学、司法制度》2011年第10期转载)
《量刑治理的模式之争》,《中国法学》2011年第1期(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11年第7期转摘)
《刑事司法改革的融贯性思考》,《社会科学家》2010年第12期
《后赵作海时代的冤案防范——基于法社会学的分析》,《法学论坛》2010年第4期
《违法性判断:立场、功能与方法》,《华东政法大学学报》2009年第6期,并载日本《法学家》第19号(2010)
《我国责任事故犯罪立法的检讨与完善》,《中国刑事法杂志》2009年第5期
《刑法教义学与犯罪论体系的分野》,《政法论丛》2009年第3期(人大复印资料《刑事法学》2009年第10期转载)
《检察起诉裁量权的国际发展趋势与中国改革》,《东方法学》2009年第3期
《论取供模式的转向》,《环球法律评论》2008年第2期(人大复印资料《诉讼法学、司法制度》2008年第7期转载)
《恢复性司法理论对我国刑诉改革的可能意义》,《js333线路检测学报》(哲社版)2008年第2期
《晚近我国刑事诉讼的动向与反思》,《甘肃政js333线路检测学报》2008年第4期(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08年第5期转摘)
《犯罪论体系的程序向度:研究误区与理论反思》,《清华法学》2008年第3期(人大复印资料《刑事法学》2008年第9期转载)
《量刑基准论》,《中国刑事法杂志》2007年第2期
《卧底侦查的法律问题探究》,《云南大学学报(法学版)》2006年第6期
《刑事裁量权的制度性缺陷及其矫治》,《政治与法律》2005年第5期
《刑事侦查阶段的犯罪新闻报道及其限制——基于犯罪嫌疑人人权的分析》,《中外法学》2005年第6期(人大复印资料《诉讼法学、司法制度》2006年第4期转载)
《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的困局与出路——透过刘涌案改判聚讼纷纭现象的分析》,《刑事法评论》(第14卷)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
《论刑事诉讼的游戏精神》,《js333线路检测学报》(哲社版)2004年第6期(人大复印资料《诉讼法学、司法制度》2005年第4期转载)
《中国刑事诉讼改革亟需理清的几个问题》,《法学论坛》2004年第2期
《博弈、成本与制度安排——“严打”的制度经济学分析》,《刑事法评论》(第12卷)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
《司法独立新论》,《四川大学学报》(哲社版)2003年第5期(人大复印资料《诉讼法学、司法制度》2003年第12期转载)
《后现代之法院形态:考察与反思》,《四川大学学报》(哲社版)2002年第3期
《人权向度上的刑事诉讼》,《刑事法评论》(第6卷)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
《法院制度的现代性构架》,《诉讼法论丛》2000年第4期
《中国乡土法制建设五论》,《河北法学》2000年第6期
《安全为本,自由优位——刑事诉讼价值的理性思辨》,《js333线路检测学报》(哲社版)2000年第2期
《法院内部权力结构论》,《四川大学学报》(哲社版)1999年第3期
《也谈立法上的法人犯罪》,《法学》1997年第2期
《法人犯罪中责任人员的罪责根据新论》,《人民检察》1996年第2期(《刑法学研究精品集锦》收入)
《法人犯罪中若干重大问题研究》,《js333线路检测学报》(哲社版)1996年第2期
《行为优先,兼顾行为人——对我国主客观相一致刑法原则的深层思考》,《江海学刊》1996年第4期
《法人犯罪的宏观思考》,《现代法学》1994年第6期(人大复印资料《法学》1995年第3期转载)
《法国新刑法典中关于法人犯罪的规定述评》,《法律科学》1995年第1期
《当前法人犯罪查处不力的调查与研究》,《中外法学》1995年第1期
《“坦白从宽”法定化论辨析》,《四川大学学报》(哲社版)1995年第3期(人大复印资料《法学》1995年第12期转载)
《公诉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》,《法学评论》1994年第2期(人大复印资料《法学》1994年第6期转载)
荣誉与奖励:
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“海南杯世纪优秀论文”二等奖(2000)
全国第四届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(2001)
司法部法学教材与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(2002)
全国首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(2007)
山东省法学优秀成果一等奖(2007)
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(2009)
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(2010)
js333线路检测“我心目中的好导师”(2012)
第二届“山东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”(2012)
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(2013)
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(2014)
js333线路检测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(2015)
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教师(2016)
全国检察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(2018)
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(2019)
js333线路检测本科教学优秀奖(2020)
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科)二等奖(2020)
js333线路检测优秀共产党员(2021)
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(2021)
第二届“山东省十大法治人物”(2021)
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(2021)
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“《刑事诉讼法学》”主持人(2023)